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实验室要穿无菌衣、帽、口罩和**鞋,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。
.无菌室应该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,并配备紫外灯进行空气消毒,定期使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,无菌室设计,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。
无菌实验室要保持清洁,严禁堆放杂物,手术无菌室,以防止污染。每天要进行湿式小扫除,无菌室,每周大扫除,药厂无菌室,每月进行空气和试验台表面的xi菌学检测,各项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。
要防止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,已污染的就要停止使用;需要带入无菌实验室的仪器、平皿等物品都要包扎严密,并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;供试拼在检查前,应保持外包装完整,不得开启,以免污染,并消毒外表面。
无菌实验室要保持清洁,操作完毕后要清理无菌室,消毒、擦拭台面,不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,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。
器材及场所的灭菌消毒编辑
微生物检验用器材及场所必须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,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
1. 高压蒸汽灭菌: 工作服、口罩、稀释液等,置高压杀菌锅内,一般采用121℃灭菌半小时,当然不同的培养基有不同的要求,应分别处理
2. 火焰灭菌:接种针、接种环等可直接火焰灭菌
3. 高温干燥灭菌: 各种玻璃器皿、注射器、吸管等,置于燥箱中160℃灭菌2小时
4. 一 般消毒: 无菌室内的凳、工作台、试管架、天平、待检物容器或包装均无法进行灭菌,必须用其他方法进行消毒处理,采用2%石炭酸或来苏儿水溶液擦拭消毒,工作人员的手也用此法进行消毒
5. 空气的消毒: 开启紫外灯照射30—60分钟 即可。
操作要领编辑
准备工作
1. 先进行无菌室空间的消毒,开启紫外灯30—60分钟
2. 检验用的有关器材, 搬入无菌室前必须分别进会灭菌消毒
3. 操作人员必须将手清洗消毒,穿戴好无菌工作衣、帽和鞋,才能进入无菌室
4. 进入无菌室后再一次消毒手部,然后才进行检验操作
操作过程注意事项
1. 动作要轻,不能太快,以免搅动空气增加污染;玻璃器皿也应轻取轻放,以免破损污染环境
2. 操作应在近火焰区进行。
3. 接种环、接种针等金属器材使用前后均需灼烧,灼烧时先通过内焰,使残物烘干后再灼烧灭菌
4. 使用吸管时,切勿用嘴直接吸、吹吸管,而必须用洗耳球操作。
5. 观察平板时不好 开盖,如欲沾取菌落检查时,必需靠近火焰区操作,平皿盖也不能 大开,而是上下盖适当开缝。
6. 进行可疑致病菌涂片染色时,应使用夹子夹持玻片,切勿用手 直接拿玻片,以免造成污染,用过的玻片也应置于消毒液中浸泡消毒,然后再洗涤。
7. 工作结束,收拾好工作台上的样品及器材,最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。
通常将运行中的过滤器的仲阻力为初阻力的某一倍值时,或效率下降到初始效率的85%以下时的过滤器的积尘量,作为该过滤器的容尘量。滤材性质对容尘量影响较大。
无菌室的设置
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。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:
(1)无菌室应有内、外两间,内间是无菌室,外间是缓冲室。房间容积不宜过大,以便于空气灭菌。内间面积2×2.5=5m2,外间面积1×2=2m2,高以2.5m以下为宜,都应有天花板。
(2)内间应当设拉门,以减少空气的波动,门应设在离工作台较远的位置上;外间的门较好也用拉门,要设在距内间较远的位置上。
(3)在分隔内间与外间的墙壁或“隔扇”上,应开一个小窗,作接种过程中必要的内外传递物品的通道,以减少人员进出内间的次数,降低污染程度。小窗宽60cm、高40cm、厚30cm,内外都挂对拉的窗扇。
(4)无菌室容积小而严密,使用一段时间后,室内温度很高,故应设置通气窗。通气窗应设在内室进门处的顶棚上(即离工作台较远的位置),较好为双层结构,外层为百叶窗,内层可用抽板式窗扇。通气窗可在内室使用后、灭菌前开启,以流通空气。有条件可安装恒温恒湿机。
微生物无菌室常用的消毒剂
含氯烟雾消毒剂,过氧乙酸,紫外线杀菌灯产生的臭氧,皮肤器具可以用酒精,新洁尔灭等。